在玉龙县文海村,一座名为“和合纳西人家” 的院落静静伫立,它不仅是当地纳西族传统建筑的缩影,更是一个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、连接游客与纳西族生活的重要窗口。多年来,这座院落从一个普通的纳西族民居,逐渐发展成为展示纳西族文化的特色体验地,书写了一段关于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的动人故事。
“和合纳西人家” 的诞生,源于院落主人和尚礼对纳西族文化的深厚情感。和尚礼是土生土长的文海村人,从小在纳西族的建筑、服饰、饮食等文化氛围中长大。随着文海村旅游业的兴起,他发现许多游客对纳西族文化充满好奇,却苦于没有深入了解的渠道。“游客们来文海看风景,更想感受这里的人文气息,但以前大家只能远远看看我们的房子,尝尝简单的农家菜,很难真正走进纳西族的生活。” 和尚礼说,正是基于这份观察,让他们夫妻俩萌生了将自家院落打造成文化体验地的想法。
展开剩余83%2018年,夫妻俩开始对自家院落进行改造。改造过程中,他们始终坚持 “保留传统精髓,融入体验功能” 的原则。院落的建筑严格遵循纳西族传统 “三坊一照壁”“四合五天井” 的格局,青瓦白墙、木雕门窗,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古朴与精致。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纳西族建筑文化,夫妻俩还会亲自带着游客参观,讲述纳西族建房的传统习俗。
火塘是纳西族家庭的“心脏”,承载着温暖与亲情。在“和合纳西人家”,一个宽敞的火塘区被精心保留下来。冬季,火塘里的炭火熊熊燃烧,他们会邀请游客围坐火塘边,一边烤着土豆、玉米,一边讲述火塘在纳西族生活中的重要意义—— 这里是家人议事、待客、传承技艺的地方,许多古老的故事和歌谣都在火塘边流传。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冬日的温暖,更能体会到纳西族家庭的温馨与和睦。
纳西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、工艺精湛,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。“和合纳西人家” 专门开辟了一个服饰展示区,陈列着和尚礼家族传承下来的老服饰,以及当地手工艺人制作的新作品。游客可以在这里试穿纳西族服饰,和尚礼的妻子和丽芬还会耐心地教大家如何穿戴,讲解服饰上每一个图案的寓意。“很多游客穿上纳西族服饰后,都会兴奋地拍照留念,他们说这样仿佛能更贴近纳西族的生活。” 和丽芬笑着说。
最让游客着迷的,莫过于亲手体验制作纳西族非遗美食的过程。在“和合纳西人家” 的厨房里,和丽芬会手把手教游客制作纳西粑粑、饵块、米灌肠等特色美食。揉面、烤粑粑,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纳西族的生活智慧。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女士说:“以前只是在餐厅里吃过纳西粑粑,这次自己亲手做,才知道原来里面有这么多讲究,味道也格外香,这种体验太有意义了。”
如今,“和合纳西人家” 已经成为文海村的一张文化名片,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。夫妻俩表示,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纳西族文化,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未来,他们还计划邀请更多当地的老艺人来到院落,开设东巴纸制作、纳西刺绣等体验课程,让“和合纳西人家” 成为一个更全面、更深入的纳西族文化体验基地。
从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,到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体验地,“和合纳西人家” 的发展故事,不仅是文海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,更是纳西族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绽放光彩的生动写照。
来源:文旅玉龙
作者:云泽
编辑:方丽娟
发布于:云南省